疫情尚未结束!巩义人能不能、敢不敢去医院?
巩义市西村镇的王大爷,去年在家摔倒了,一直在家卧床休息,本来决定等过完年就去医院做髋关节置换手术。没想到,疫情却突然爆发...对于疫情王大爷和他的家人都很担心,医院来来往往的病人那么多,说不定就会被感染,这时候去医院,相当于“明知山有虎,偏往虎山行”!所以,他宁愿在家等,也不愿这个时候去医院。没想到在家等了一个多月,疫情没有熬走,因为长期卧床,王大爷的病情却越发严重。实在没办法,3月1号那天他才让家人带着他来到巩义市人民医院。从进医院大门开始,排队,登记、量体温、分诊、门诊、住院...所有流程有条不紊,除了和医护人员有沟通之外,没有跟任何人有近距离接触。而且现在住院部禁止所有探视,以前“热闹”的病房,现在也变的冷冷清清...如今王大爷已经入院3天,手术也很成功,正在慢慢恢复。他不禁感叹到“之前我觉得“最危险”的医院,现在反而却成了最安全的地方”!疫情期间,很多人对医院产生了一种畏惧感,甚至有人觉得医院是“危险等级最高”的地方。即便身体不舒服也会选择在家忍着。可是忍,不是办法。那么,疫情未完,到底能不能、敢不敢去医院看病?答案当然是能!事实上,医院是消毒工作最严格的地方。为了满足大家正常的看病诊疗需求,保证医疗活动的安全性,避免交叉感染,疫情初发时期,巩义市人民医院全体员工就取消春节假期,开始备战!严格做好“严防死守、科学防控”,进一步优化就诊服务流程,全力做好精细化管理和分类规范救治,切实为广大群众的正常就医筑起了4道“防护高墙”。一、医院大门口把好关 做好预检分诊市医院只开放正大门,来院人员一律从医院大门口开始健康扫码登记、测量体温、排查询问,只有识别身份才能进入,24小时值守,严格做好预检分诊,对有发热/或呼吸道症状及与疫区归来人员有接触的就诊患者,进行分流分区,登记签字。疫区分诊主要针对外地返乡人员,非疫区分诊主要针对本地患者,避免相互接触。把好入院的第一道关卡。进院人员逐个从测量体温,人与人之间保持1.5米以上安全距离分流分区,登记签字二、院区管控市医院目前住院部不能接诊,所有患者需到门诊楼就医,门诊楼就诊区域设置分流分区,严格实行“一医一患一诊室”管理,需要就诊的患者找到相应诊室后,排队等待需要保持1.5米以上安全距离。如在等待区域等待叫号就诊的患者,等待区域座椅需“隔一坐一”,每个分诊点都有有个小”卡点“,消毒液、体温测量等,做到以防万一,前来就诊的患者也很自觉,戴口罩,保持安全距离。分诊点都有有个小”卡点“,消毒液、体温测量一医一患一诊室门诊大厅安排导医对患者进行提醒、引导,帮助不清楚就诊流程的患者顺利就诊,收费处、自动取片机、办卡机前排队人员保持1.5米以上安全距离,确保门诊大厅无聚集、拥挤现象。安排导医对患者进行提醒、引导相比门诊来说,住院部就显得冷清了许多,1、2、3号住院楼门口都张贴着“疫情防控,谢绝探视”的标识。想要进入这里,工作人员凭胸卡、患者凭腕带,陪护凭双证(身份证+陪护证),而且还要再次扫码登记量体温才可以。检查出入证 身份证就连医院餐厅也把所有桌凳都收了起来,只在售卖窗口留有通道。饭菜可以在科室统一报送,然后由餐厅送餐人员送到相应科室,减少接触环节。如需购餐,餐厅所有饭菜只能外带。三、人员分类管控严密监测住院患者病情及体温变化,在院病人每日至少监测2次体温,当出现发热时立即请医院专家组会诊,怀疑疑似病例后立即转入隔离病区。医院工作人员、陪护人员及第三方人员每日至少监测2次体温,并按时上报医院相关部门,当出现发热时按相关流程就诊。四、全院严格消毒消杀我院安排专人每日2-3次定时对全院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的消毒消杀工作,从多方面提高防护标准,确保就诊环境的安全。通讯员:张雅淇看了这么多帖子,第一次看到这么高质量内容! 楼主的文笔不错! 今天怎么了,什么人都出来了! 楼主人气很旺! 收藏了,很不错的内容! 以后就跟楼主混了! 今天皮痒了? 看帖不回帖的人就是耍流氓,我回复了! 有钱、有房、有车,人人都想!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