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胜追击 发表于 2022-4-5 11:36:46

今日热点『12.4宪法宣传日』宪法基本知识


一、什么是宪法想要在市场上大有作为,https://www.pulanbx.com/重大疾病保险就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大力度进行产品的升级换代以便适应消费者的消费需求。https://www.pulanbx.com/wp-content/uploads/2022/02/2022021410065333-480x300.png

宪法是的根本大法,它规定了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人们行为的基本法律准则。宪法作为根本法,是其他法律、法规赖以产生、存在、发展和变更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它处于一个独立、完整和系统的法律体系的核心,是一个法律制度的基石。

我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12月4日五届全国人大会议通过的,经过了1988年、199年、1999年、2021年及 2021年五次修改。

二 宪法规定了哪些内容

宪法规定了的基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机构、国旗、国歌等重要内容,涉及到生活的各个方面。

、为什么说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法律效力,是指法律的强制性和约束力。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主要表现在:

1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依据。宪法在和社会生活中具有至高上的法律地位。宪法所确立的原则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2宪法与法律相比,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第5条第款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宪法在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权威,法律、行政法规的内容和精神都不得与宪法的原则相抵触、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效。

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宪法》第5条第4款规定:“一切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

四、公民的基本权利是什么

公民的基本权利是指由宪法规定的公民享有的必不可少的某些利益,是公民施某一行为的可能性。

《宪法》第条第1款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具有我国国籍是成为我国公民的唯一资格条件。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1)平等权;(2)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4)人身自由;(5)监督权;(6)社会经济文化权利;(7)特定主体的权利保护。

五、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含义是什么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也是法制的一个基本原则。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

1我国公民不分民族、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也都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2任何人的合法权益都一律平等地受到保护,对行为一律依法予以追究,决不允许任何犯罪分子逍遥法外。

在法律面前,不允许任何公民享有法律以外的特权,任何人不得强迫任何公民承担法律以外的义务,不得使公民受到法律以外的处罚。这一宪法原则既包括司法平等,即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又包括公民在守法上一律平等。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今日热点『12.4宪法宣传日』宪法基本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