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gdusha 发表于 2022-4-5 17:27:19

最新:普那布林治晚期NSCLC国际多中心III期临床研究达


万春医药(BS,NASDAQ:BYSI)一家专注于开发新型抗肿瘤疗法的全球性生物制药,今日宣布,普那布林治疗二线EGFR野生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国际多中心Ⅲ期临床研究(DUBLIN-)达到OS主要研究终点。结果显示,与标准治疗多西他赛相比,普那布林联合多西他赛在OS主要终点和多项次要终点,包括ORR、PFS、24月生存率、6月生存率、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发生率,都具有统计学显著性的差异,研究获得圆满成功。https://www.ksbao.com/kecheng医学职称培训班的相关知识也可以到网站具体了解一下,有专业的客服人员为您全面解读,相信会有一个好的合作!https://www.ksbao.com/_nuxt/img/%E5%AE%97%E6%97%A8.b9a41a3.png


DUBLIN-是一项由著临床肿瘤学家、工程院院士孙燕作为总PI的随机、单盲、阳性对照的国际多中心Ⅲ期临床研究,共入组了559例EGFR野生型、具有可测量肺部病变的二线和线NSCLC患者。患者以21天为一个周期持续接受治疗,根据治疗分组,在每个治疗周期接受多西他赛(第1天,75㎡)和普那布林(第1天和第8天,0㎡)或多西他赛单药(第1天,75㎡)的治疗。研究的主要终点为总生存期(OS),结果表明,与多西他赛单药治疗组(D组)相比,普那布林与多西他赛联合治疗组(DP组)对OS的改善具有统计学显著性。ITT人群的顶线数据总结如下(DP:=278;D:=281)。


主要终点:总生存期


平均OS:=00


关键次要终点


客观缓解率(ORR)(00)


进展生存期(PFS)(001)


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生率,第1疗程第8天(DP组:5%D组:278%;00001)


24个月OS率(DP组:221%D组:125%;001)


6个月OS率(DP组:117%D组:5%;=004)


48个月OS率(DP组:106%D组:0%;值法计算)


安全性终点:


DP组4级AE发生率比D组更低


未发现非预期的安全性事件


注:DUBLIN-研究的完整数据和其它主要数据将于近期在全球主要学术大会上发表。


普那布林能够激活免疫防御蛋白鸟嘌呤核苷酸交换因子(GEF-H1),充分动员人体免疫系统,在发挥抗肿瘤作用的同时降低化疗药物对免疫系统的损害。在DUBLIN-研究中,DP组患者能够耐受更多周期的化疗,长期生存的患者数也更多,联合用药显示出良好的风险受益比,有望改变此领域的治疗现状。


孙燕院士说:普那布林通过DUBLIN-这一关键性研究成功地证明了其在OS上的获益,这是自2021年纳武单抗批准以来首次有全新机制的药物在OS获益上取得突破。这个临床成功是一个令人鼓舞的喜讯,DUBLIN-的研究结果显示,该研究完美达到了预定的各项目标,为晚期EGFR野生型的NSCLC患者提供了更优效的后线治疗方案。普那布林联合化疗不仅改善了耐受性和生活质量,而且在2年,年生存期比例上,都比多西他赛提高一倍,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有力地证明了我们在联合用药方面多年追求的增效减理念,是我们在新时代的新突破。另外一项普那布林联合PD-1及CTLA4抑制剂治疗SCLC的研究也显示了令人欣喜的疗效。这让我们对全球首创小分子免疫抗肿瘤新药普那布林充满了期待。


P癌症研究所的TMF医生是DUBLIN-研究的美国主要研究者之一,他评论道:尽管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法已广泛应用于晚期NSCLC一线治疗,但二线治疗仍严重依赖于以多西他赛为基础的化疗方案,尤其TKI类药物对EGFR野生型患者治疗效果不如多西他赛,这个治疗领域一直存在严重未被满足的医疗需求。DUBLIN-研究中,我们观察到普那布林合用组较对照组生存获益,显示出了免疫抗肿瘤的OS长尾效应。普那布林不仅延长了这些患者的寿命,还显著降低了严重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生率,这对此类危重患者都很有意义。


万春医药联合创始人兼CEO岚博士表示:首先,感谢孙燕院士、韩宝惠教授、石远凯教授以及全球500多位研究者和200多位项目组成员的共同努力,DUBLIN-研究的成功是普那布林在抗肿瘤领域临床应用中的重大突破。我们计划于2021年下半年与FDA和CDE召开-NDA会议,以支持在2022年上半年提交NSCLC适应症NDA。这将是普那布林继CIN之后的第二个NDA,也是抗癌领域的首个适应症。重要的是,DUBLIN-的强劲结果进一步证了我们的信念,即普那布林与其他的免疫肿瘤药物的协同作用,有可能成为专家和泛瘤种患者的搭配免疫治疗的首选用药。


肺癌是全球第二大高发癌症类型,全球每年约有180万例新增肺癌确诊病例,其中87%为NSCLC,EGFR野生型约占NSCLC患者的70-85%。目前,随着PD-1抗体或单药化疗(例如培美曲塞)等进入NSCLC一线治疗方案,而且TKI类药物对EGFR野生型病人疗效比多西他赛差,所以包括多西他赛在内的疗法仍是目前EGFR野生型晚期NSCLC的二线的主要治疗手段。这些治疗方案不仅在有效性方面存在局限性,而且还存在包括40%重度中性粒减少症等在内的多种严重副作用,临床获益亟待提高,所以EGFR野生型晚期NSCLC后线治疗仍然是临床未被满足的重大需求之一。


关于DUBLIN-


DUBLIN-是一项在一线含铂化疗后疾病进展且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野生型的二线NSCLC患者中进行的国际多中心III期、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旨在对比普那布林和多西他赛联合治疗组与多西他赛单药治疗组(1:1随机)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两组受试者均在每个化疗周期(21天)的第1天接受75㎡多西他赛给药,联合治疗组在第1天多西他赛给药后1小时和第8天给予0㎡普那布林。该研究在全球入组559例受试者。


DUBLIN-的主要入选标准包括具有可测量肺部病灶(RECIST11标准)的患者。在随机分组时,根据患者既往是否接受PD-1PD-L1抗体治疗进行分层。研究的主要终点为总生存期,次要终点为客观缓解率(ORR)、进展生存期(PFS)、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发生率、24个月和6个月的总生存率、缓解持续时间(DOR)和生活质量等。


关于普那布林


普那布林(P)是一个人工合成的低分子量的新化学体,首先发现于天然海洋产物H。作为一种FC免疫抗肿瘤药物,普那布林能够通过激活免疫防御蛋白鸟嘌呤核苷酸交换因子(GEF-H1),加速树突状细胞(DC细胞)的成熟及促进抗原呈递,还可以直接激活T细胞来杀死肿瘤细胞,起到免疫系统的点火剂的作用。此外,普那布林还可以促进造血干细胞和祖细胞(HSPC)成熟,在中性粒细胞的保护方面也显示出卓越的临床疗效,2021年9月,普那布林先后获得NMPA和美国FDA在CIN治疗领域突破性治疗品种双认定。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最新:普那布林治晚期NSCLC国际多中心III期临床研究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