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这份精益创业行动指南,请收好!
精益创业的理论框架可分成部分:http://www.biglss.com/bps/持续改善咨询的相关知识也可以到网站具体了解一下,有专业的客服人员为您全面解读,相信会有一个好的合作!http://www.biglss.com/skin/images/jingyichengben-1.jpg
第一,设立关键假设;
第二,通过与用户互动来验证假设;
第,提供验证假设的最小可行性产品。
这套理论的核心是速假设、速验证、速反馈和迭代,简称「」。所以,精益创业是一套的逻辑。
假设是「」里最难的部分。假设不完全是纯理性的考虑,也不完全是纯定量的分析。这需要创始人具备敏感、美感和灵感。
正如任正非所提到的:「没有正确的假设,就没有正确的理论;没有正确的理论,就没有正确的方向;没有正确的方向,就没有正确的战略;没有正确的战略,就没有正确的行动。」所以,假设是创业者面临的最大挑战。
在定义假设后,便要验证假设。验证假设就是验证痛点,验证模式是不是可以重复和规模化。同时,还要验证产品或服务能否找到早期支持者。如果找不到天使用户,就要重新定义假设。整个反馈机制必须速而敏捷。
验证假设需要MVP,即最小可行性产品。这里「最小」的含义是:第一,不针对所有用户;第二,不需要大而全。
MVP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产品原型,而是用来验证关键假设的认知工具。它不需要助于认知的功能。
精益创业本质上是试错式学习。当企业采取行动,环境会反馈惩罚或是鼓励。企业再基于反馈向目标再逼近一步,直至不断逼近最初的目标。
哲学家尼采曾经说过:「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曲折地接近自己的目标,一切的笔直都是人的。所有的真理都是弯曲的,时间本身就是周而复始的。」这和精益创业的思维本质相通。
但精益创业也有缺陷。它偏向短期收益而非长期收益,偏向局部优化而非全局优化,偏向重复成功经验而非吸取失败教训。那么,如何发挥其优势,克服缺陷
首先要回归战略思考。精益创业好比GPS,它可以找出最优路径,但不能确定终点。创业者一定要先思考战略,再施精益创业,这两者不能颠倒。
其次,试错性学习的本质是归纳法。归纳法要与演绎法结合,而演绎法需要抽象思维能力。学习宏观的机制设计理论--如何设置机制、如何制定游戏规则,可弥补单纯归纳法的短板。
再者,用「平行逻辑」来思考问题,即互相矛盾的两个观点,可能是同一个真理的两个侧面,可以同时为真。遇到不同的观点,不要急于否认,而要兼容并包。
最后,回归到创始人自身,培养敏感、美感和灵感。再完美的精益创业,也离不开价值观的牵引。
初创本质上不是技术,而是学习机器。创业者学习和提高自我认知的速度,决定了企业最终能跑多多远。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