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提要讲话十大弊病
照本宣科念稿子政审报告怎么写的具体问题可以到我们网站了解一下,也有业内领域专业的客服为您解答问题,为成功合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开端!http://view-cache.book118.com/view2/M04/25/08/wKh2BV1LitWAewMiAAB47JyJHtI116.png
台上照本宣科,台下昏昏然。这是当前讲话的一个很大弊病。此类讲话结束,巴掌声也很响。这种“响”往往不是认可,而是“终于讲完了”之后的“欢送”。笔者工作十余年,听了那么多讲话,个人以为,讲新话,讲自己的话,用自己的发现,讲出有思想、有个性的话,而不是念稿,这样的话听了才带劲。
2过分追求四六句
四六句就是多以四字、六字相间成句,注重声律,特别讲究对仗,起于中、晚唐。它的好处是什么呢,就是文章形式特别优美,充满了一种美的仪式感,看起来确赏心悦目。缺点是什么呢就是因为过分注重美感,逐渐走向了形式主义,妨碍了思想内容的表达,成为了文章的桎梏。如果一个提前准备的讲话,把重点放在了形式上,在内容上花的时间必然少了,势必难以让听众“嗨”起来。
台上讲话不抬头
目睹过很多讲话。有些在讲话的过程中,自始终至终很少抬起头来!即便抬头,也是象征性的,而后迅速低下头。对讲话稿内容不熟,肯定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因为不熟,怕抬头打乱了自己的视线,再低头时找不到前次念的段落章句,闹出笑话,有损面子。面对五十、百八十甚至更多台下尊重的目光,讲话的在台头却始终低着头念稿,怎么看怎么不像是在作指示、提要求,而是像一个犯了错误的同志在众人面前作检查。
4自始至终一个调
耳闻过许多讲话。从头至尾,都是一个声调念稿子。抑扬顿挫,干干巴巴,再好的稿子,到了这样的嘴里,也会产生情感衰减,效果大打折扣。当然,我们不提倡论在什么场合都带着丰富感情念稿子。在一些重要会议场合,像代会、人代会,念稿子不能有太多感情色彩,这样显得庄重、严谨、标准、规范。但是,讲话更多是布置工作、鼓舞士气、总结讲评,这些场合需要一定的感情。
5四目从未有交流
在讲话时抬抬头,用目光巡视、探询,就会发现有很多意会的笑容、意会的眼神、意会的点头。当然,也会发现有一些迷惑、一些不解,甚至不否认还有一些抵触和一些反对。这些都是对讲话的一种理解──正面的或负面的,积极的或消极的。互动不也就在其中了吗有了这样的互动,起码也可以对自己讲话的效果及至所要落的工作,有了一个大概的底数吧!
6正襟危坐常喝茶
台上端端正正地坐着,念几分钟稿子就喝一口茶。半个小时讲话,喝了十多次。喝茶时,不是迅速喝完赶念稿,而是慢慢吞吞品茶,时不时还发出声响吧唧嘴。之后,再低头,慢条斯理继续念稿。在上面念稿,常常是“口干舌燥”,需要喝茶,可以理解。但是,喝茶次数多了,会议时间就会增加;喝茶姿势太“优美”,听众就会很“忧伤”。有的时候,还是要考虑一下听众感受。这也群众路线在主席台上的体现。
7看到打盹就发火
在台上滔滔不绝,眉飞色舞,突然发现台下有人打盹。不问青红皂白,劈头盖脸就是一顿“熊”。倒是镇住了场子,其也丢了面子。这不仅会影响接下来的发挥,也会让群众觉得不稳重。遇到这种情况,不仅要以艺术的手段予以委婉批评提醒,还应该分析为什么会有人打盹,反思自己不足,及时予以纠正。当然,不管讲得好坏,台下睡觉都是不应该的,起码也该尊重一下吧。
8举例都是想当初
肯定是很厉害的,因为不厉害是当不上的。如果一个讲话举例子时,言必说“想当初”,群众是怎样的一种感受呢如果这个打过仗、救过灾、作出过重大贡献,说一说“想当初”,可能会受欢迎。如果这仅仅是为了抬高自己,这样的“想当初”只会让群众不自在。“想当初”的言外之意是,你们都不如我,你们都得向我学习,你们都要对我毕恭毕敬!
9肆意发挥不计时
本来计划半个小时的会,一旦讲起来就如河之水滔滔不绝,硬是讲了一个小时。自己倒是讲嗨了,群众却蔫了。
10东拉西扯不着边
时间长就长吧,最怕时间长,讲话内容还着边。讲的都是关紧要的事,都是群众不愿意的听的事。原因多是会前准备不足,不知道讲什么。生怕讲不到位,干脆多讲几句。结果讲得越多,越绕越远。口出万言,离题万里。 有机会找楼主好好聊聊!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