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njiaowei 发表于 2022-4-11 11:13:13

叙述梁衡:毛泽东怎样写公文


公文者,因工作而行的文字。在明清时代,衙门里有专职的师爷,又叫“、文案、幕僚、秘书”之类。他们是专职的公文写作人员,精于此道,研究此道,时间长了就成了一门学问,出了不少人才,留下一些文。如原为李密义军后成了唐太宗臣的魏征,曾起草著的《为徐敬业讨武https://www.51lingsheng.com/gongwen/556.html政审报告怎么写的相关资讯可以到我们网站了解一下,从专业角度出发为您解答相关问题,给您优质的服务!http://img.book118.com/sr1/M00/14/19/wKh2Al4cKgCIGudIAACVhOb3fxsAAhoawGicsEAAJWc517.png



檄》的骆宾王。总之,这些公文文章,作为“一把手”的领袖很少亲为。但毛泽东与人不同,战争时期他虎帐拟电文,倚马草军书。进入建设时期,各种情况送达,案牍如山,他又批示、拟稿,甚至还亲自理稿子、写按语、编书。这确是中外史和领袖丛中的一个特例。究其原因,半是他的亲政、勤政之习,半是才华横溢、文采自流。

“要以自己动手为主,别人辅助为辅”

毛泽东一生亲自起草了大量的公文,如决议、通知、指示、决定、命令、电报,等等。毛泽东是把“亲自动手”作为一项指令、一种要求、一个规定,下发全严格推行的。这也是他倡导的工作作风,并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他在1948

年为内起草的《关于建立报告制度》中要求:“各局和分局,由负责(自己动手,不要秘书代劳),每两个月,向和主席作一次综合报告。”1958

年起草的《工作方法六十条》第十八条规定“不可以一切依赖秘书”,“要以自己动手为主,别人辅助为辅”。

为什么强调“亲自动手”因为这事关勤政敬业,事关风。草拟公文是一个领袖起码的素质。我们不是衙门里的老爷,是为民的公仆,况且所面对之事大多为新情况、新问题,必须边调查研究,边行文试行,边总结提高。公文是工作的工具,是撬动难题的杠杆,草拟公文是当然的工作。正如不能由别人代替吃饭一样,草拟公文也不能完全推给部下。的才干、水平在他亲拟的公文中体现,也在这个过程中增长提高。毛泽东在西柏坡期间,一年时间亲手拟电报408

封,指挥了大战役,迎来了新的诞生。夺取政权靠杆子,更靠笔杆子。笔杆子是战略、策略、思想、方法;杆子是力、武器、行动。毛泽东是用笔杆子指挥着杆子夺取政权的。革命的胜利靠的是毛泽东思想,而从一定程度上说,也靠的是毛泽东的一支笔。他从不带,却须臾不可离笔,天天写字行文。在指导公文方面毛泽东殚精竭虑,不厌其烦,经常提醒工作人员,“校对清楚,勿使有错”“打清样时校对勿错”,还经常亲自为公文改错。

195

年4

月毛泽东发现他的一个批示印错,便写信:

第一页上“讨论施行”是“付诸施行”之误,印错了,请发一更正通知。

1958

年6

月《红旗》杂志第一期刊登毛泽东的《介绍一个合作社》,毛泽东发现多了一个“的”字,即写信:

第四页第行多了一个“的”字。其它各篇,可能也有错讹字,应列一个正误表,在下期刊出。

1958

年成都会议期间印了毛泽东主持选编的有关四川的古诗词,阅初稿时毛泽东指出11

页2

行、1

页1

行各有一错。经查是李商隐《马嵬》中的“空闻虎旅传宵柝”错为“奉旅”;韦庄《荷叶杯》中的“花下见期”错为“花不”。

这好像不可理解,觉得不该是大人物干的事。但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周恩来他们常常这样做。周恩来就常为了文件上的用词戴着老花镜查字典。他们把这看得很有必要,又很平常。


12   页

下一页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叙述梁衡:毛泽东怎样写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