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转载讲话稿与发言稿的六种差异
讲话稿与发言稿文类相近,都属于讲话类文稿。从词义来看,“讲话”和“发言”并没有多大区别,但是从文书撰拟的角度来看,二者有着多方面的微妙差异。1主体性与方向性的差异主体性与方向性是机关应用文的重要特性。强调文稿的主体性,就是要求撰拟者明确说话人的身份;强调文稿的方向性,就是要求撰拟者明确说话的对象。发言稿与讲话稿在主体性与方向性上的差异,使二者形成了上行或者下行的区别。虽然就行为本身而言,讲话就是发言,发言就是讲话,但是由于主体和对象不同,在际运用中,讲话稿的“下行性”和发言稿的“上行性”已被大家广泛接受,并形成一种思维定式。一般来讲,人们习惯把上级在会议上所说的话或主要在单位专门活动和会议上所说的话称为“讲话”,而将普通与会者在会议上所说的话称为“发言”。比如,某市长在出席某县的表彰大会时所说的是“讲话”,而某乡长在参加全市现场会时所说的是“发言”。2层次与角度的差异位置决定态度,高度决定角度。写文章,尤其是写机关应用文,要特别注意在什么位置讲什么话。讲话稿体现的是会议的中心思想,要求讲话人站在全局的高度,从宏观的角度考虑和认识问题。如《××市政法委在全市司法行政系统社会管理创新推进会上的讲话》:“近日,将我老秘市列为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重点典型培育城市,这标志着我老秘市的社会管理创新由试点到典型的新跨越。司法行政机关作为政法系统的重要一员,涉及社会管理方面的职能丰富,要抢抓机遇,敢于突破,为全市社会管理创新践作出新探索、创造新经验。”讲话人站在全市社会管理创新的大局,对司法行政系统提出要求,比较符合讲话人的身份和高度。发言稿体现的是局部性视野,一般是站在个人或某一群体的立场上,从微观的角度考虑和认识问题。如《×××同志在全市新疆籍高校毕业生培养习工作欢迎会上的表态发言》:“被组织委以习指导老师之职,既是我们的荣耀,也是我们的责任,我们将全力以赴将这一工作做好……我们会把习指导工作放在当前所有工作的首位来抓……会把自己对工作的理解和感悟毫保留地与学员们分享,针对每个学员的岗位职责和习要求,量身定制科学的指导计划,开展‘一对一’指导培训,竭尽全力帮助学员们圆满完成习任务。”发言人站在习指导老师的立场谈如何履行职责,而不是站在的角度对全市的习培养工作提要求,这样的发言角度就比较得体。3功能与性质的差异讲话稿是各级在各种会议上发表的带有宣传、指示、总结等性质的文稿,一般体现主办方或上级的意见,其特点是从整体出发,具有一定的原则性、政策性和权威性,具有号召、指示、执行等功能。发言稿是与会者为了在会议或重要活动上就某个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和主张,或汇报某项工作的具体落、执行情况而准备的文稿,其特点是从自身际出发,畅所欲言,具有一定的务性和灵活性,具有汇报、发布、交流等功能。比如,某副在某市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即属于讲话稿的性质,其内容应当体现出、省对环境保护工作的总体要求,从全省的角度对该市的环境保护工作作宏观指示。可以就所讲述的重点工作发表观点、评价或议论,却需就某项具体工作发表看法,这一方面是因为有可能存在地域性差异,讲得太具体会制约基层的工作主动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是因为此类文稿在功能与性质上具有内在的限定性。从劳务资质备案的发展前景来看,未来会一直带来积极的影响。http://www.cnnbq.com/http://www.cnnbq.com/file/upload/202204/05/103153511.jpg.thumb.jpg
122 页
下一页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