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科技2 发表于 2022-4-15 06:26:07

被遗忘的饮食伤


  俗话说,病从口入,那么饮食不注意会导致什么病?很多会回答食物过硬、过于刺激性,或进食过快过烫,易患食管癌;辛辣食品、高盐饮食,会损伤胃黏膜,促使胃壁上的细胞萎缩,从而容易诱发癌变;霉变的食物中含有大量的黄曲霉素,容易引起肝癌等等,虽然答案不错,但是饮食不注意的后果远远不止这些,现就被遗忘的饮食上简单聊聊。中医所谓饮食伤主要主要就是指饥饱失常。健康饮食网的相关资讯可以到我们网站了解一下,从专业角度出发为您解答相关问题,给您优质的服务!
https://img2.baidu.com/it/u=1338843988,2090044662&fm=253&fmt=auto&app=138&f=JPEG?w=500&h=281

  饥饱失常:饮食应以适量为宜,过饥过饱均可发生疾病。明显低于本人的适度的饮食量,称为过饥;明显超过本人的适度的饮食量,称为过饱。过饥,则摄食不足,化源缺乏,终致气血衰少。气血不足,则形体消瘦,正气虚弱,抵抗力降低易于继发其他病症。反之,暴饮暴食,过饱,超过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可导致饮食阻滞,出现脘腹胀满、嗳腐泛酸、厌食、吐泻等食伤脾胃之病。故有“饮食自倍,肠胃乃伤”之说。

  饥饱失常,在小儿尤为多见,因其脾胃较成人为弱,食滞日久,可以郁而化热;伤于生冷寒凉,又可以聚湿、生痰。婴幼儿食滞日久还可以出现手足心热、心烦易哭、脘腹胀满、面黄饥瘦等症,称之为“疳积”,甚至部分难治的咳嗽哮喘也是饮食伤所致。成人如果久食过量,还常阻滞肠胃经脉的气血运行,发生下利、便血,痔疮等。过食肥甘厚味,易于化生内热,甚至引起痈疽疮毒等。

  总之,不宜极饥而食,食不可过饱;不宜极渴而饮,饮不可过多。饮食过多,则生积聚;渴饮过多,则聚湿生痰。

  此外,在疾病过程中,饮食不节还能改变病情,故有“食复”之说,如在热性病中,疾病初愈,脾胃尚虚,饮食过量或吃不易消化的食物,常常导致食滞化热,与余热相合,使热邪久羁而引起疾病复发或迁延时日。

  饮食无时:按固定时间,有规律地进食,可以保证消化、吸收功能有节奏地进行活动,脾胃则可协调配合,有张有弛,水谷精微化生有序,并有条不紊地输布全身。自古以来,就有一日三餐,“早饭宜好,午饭宜饱,晚饭宜少”之说。若饮食无时,亦可损伤脾胃,而变生他病。

  总之,中医学认为“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因此我们的饮食必须定时定量,不偏,方能健康长寿。

  张建忠 虞山国医馆馆长 主任中医师 江苏省中医药学会肺系疾病专业委员会 委员。 研究方向:呼吸病﹑过敏性疾病和肥胖相关代谢性病﹑亚健康各症﹑疑难杂病(肾炎﹑肾功能不全﹑胆石症﹑银屑病﹑萎缩性胃炎﹑帕金森病﹑中风后遗症)的纯中医调治。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被遗忘的饮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