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聚餐,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几率有多大?
春节,各种聚餐是躲不过去的。如果饭桌上,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是不是一起吃饭,就会感染? 这是很多对幽门螺旋杆菌有一定了解的朋友,所担忧的事情。毕竟聚个餐,不能挨个问"你有没有幽门螺旋杆菌",只能饭后神伤,担心自己感染。偶尔聚餐,不容易感染幽门螺旋杆菌是导致胃癌的一类致癌物,也是胃炎、消化性溃疡相关胃病的罪魁祸首。人是幽门螺旋杆菌的唯一传染源,日常生活中会经口-口,粪-口途径传播。然而,成年人并不是幽门螺旋杆菌的易感人群,儿童才容易被传染。阳性患者,绝大多数是在小时候被父母感染的。 所以过年过节偶尔聚个餐,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概率不大,不用过分担忧。更应该小心,一起生活的人一起生活的家人,每天吃饭、密切接触,感染的途径多、接触密集。如果家人中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即使是成年人,感染的几率也会增加,尤其是夫妻间。儿童又是易感人群,大人很容易把幽门螺旋杆菌传染给孩子。 所以不少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都有家庭聚集性。与其担心出门聚餐感染,不如把家人的感染情况重视起来。早发现,早治疗一旦发现家人中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为了避免在家庭内传播,家人要一起筛查,早发现、早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根除后可显著降低胃癌发病率。尤其在慢性萎缩性胃炎之前根除,几乎可以100%预防肠型胃癌。 想要知道自己是否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很简单,去医院"吹口仙气"就行,也就是C13或C14呼气试验。它们是目前检测幽门螺旋杆菌最常用的方法,也是国际上公认的幽门螺旋杆菌检查“金标准”,通过检测呼出的二氧化碳水平,判断有没有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治疗,一般采用三联或四联抗生素疗法。 但因为抗生素在杀灭幽门螺旋杆菌的同时,也会破坏肠胃微生物群平衡,引起不良反应,导致患者自行停止用药或降低药量,达不到根除效果。所以治疗过程中,会同时服用益生菌来减少副作用,提高根除的成功率。没症状,也不能忽视那我胃没有不舒服,但也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有必要治疗吗?研究显示,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的人,100%会出现慢性活动性胃炎。感染久了,就会引起溃疡,甚至癌变。 国际上诸多针对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处理的共识,比如2015年的京都共识、2018年的休斯顿共识等均提出,成年人一经查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无论有无症状,都应予以根除。我国也在2019年出台的《中国幽门螺杆菌根除与胃癌防控的专家共识意见》中明确,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是预防胃癌最为重要的可控手段,建议无抗衡因素的所有成人都应检查并根除幽门螺旋杆菌。儿童不必根除成年人要尽早筛查,及早根除,但14岁以下的儿童,且没有什么异常症状,是不需要进行三联或四联抗生素疗法的。研究表明,儿童期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很少会引起症状,也很少引发严重的胃部疾病。如果采用三联或四联抗生素疗法给孩子治疗,会带来很大的副作用,并且有些药不能用在孩子身上的。 另外,让孩子吃药本身就不是一件易事,不按时按量服药,会导致根除失败。即使根除成功,儿童是易感人群,还是有可能再被感染。所以孩子如果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没有明显症状可以不用根除,或者采用没有副作用的益生菌疗法进行治疗。五种措施,预防感染1、公筷公勺如果一起生活的人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一定要分餐,或者公筷公勺,餐具也要定期消毒。 2、不要"口-口"喂饭不要帮孩子把饭菜嚼碎、吹凉喂给孩子,这会直接导致孩子感染幽门螺旋杆菌。 3、食物煮熟了再吃不喝生水,蔬菜、水果一定要清洗干净,肉类要做熟了再吃。 4、饭前便后勤洗手"粪-口"也是幽门螺旋杆菌传播途径之一,饭前、便后一定要勤洗手,降低病菌在家人之间的传播。 5、定期体检想要彻底切断传染源头,一起生活的家人最好定期检查,如果发现阳性,尽早治疗,降低在家庭内传播的可能性。
在哪里跌倒,就在那里多爬一会儿! 终于看完了,很不错! 楼主又闹绯闻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