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02年,为加快城镇化进程,拉大城市框架,扩大城市规模,巩义市市委、市政府作出发展建设东区的决定。连接老城与新区的陇海路石河道大桥作为巩义市2002年重点工程项目之一,由巩义市交通局负责承建。陇海路石河道大 ...
2002年,为加快城镇化进程,拉大城市框架,扩大城市规模,巩义市市委、市政府作出发展建设东区的决定。连接老城与新区的陇海路石河道大桥作为巩义市2002年重点工程项目之一,由巩义市交通局负责承建。陇海路石河道大桥的建设托起了城市发展的翅膀。 巩义市陇海路石河道大桥是巩义市政府自己投资建设的第一座大桥。巩义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四大班子领导高度重视,在超前考虑设计建设的同时,突出表现巩义文化特色。 陇海路石河道大桥全长1429.558米,其中主桥长510.26米,桥头引道长866.258米,跨孝大铁路立交桥全长53.04米。大桥为10孔,每孔均为50米,桥型采用简支T型梁。下部采用钻孔灌注桩,柱式墩。桥宽为浄21米+2.5米×2。桥头引道宽度与桥梁同宽,一块板结构,行车道宽21米,人行道宽2.5米×2。引道路面采用沥青路面。大桥荷载标准:汽超一20,挂一120。 跨大铁路立交桥为3×16米预应力混凝土梁桥,上部采用预应力空心板梁,下部采用圆柱墩,桥台采用肋板式埋式台,基础为钻孔灌注摩擦桩,桥面采用防水混凝土,桥上人行道外侧设防撞墙,防撞墙顶设不锈钢护栏。项目有桥梁、路基、路面、涵洞、管道等工程。 路面结构层从上至下为:细粒式沥青砼厚3cm,中粒式沥青砼厚7cm,水泥稳定碎石厚15cm,12%石灰稳定土厚15cm,10%石灰稳定土厚15cm。工程总投资4500万元。 该桥在设计建设上有多个特点。一是桥宽。桥的设计宽度26米,跨度50米,在当时为河南省最宽。社会各界反映不一,有人说黄河大桥才21米,巩义竟敢修26米,有点宽了。市政府通过派人到省内及周边进行考察后,确定立足长远,按照高标准修建。截至目前,陇海路石河道大桥简支梁体系跨度仍是河南最大的;二是采用汉白玉栏杆。桥的栏杆设计原定是普通栏杆,常规用的材质是石栏杆、钢或铸铁的。市领导从长远发展的角度考虑,有设计单位对省内桥梁栏杆进行了多次考察。在时任交通局局长薄长水的带领下,财政、交通等人员组成考察组,先考察了密县雪花玉、南阳镇平玉等,后又到北京房山考察,确定使用当地石材汉白玉,仅栏杆一项增加资金近100万元,不仅提高了桥的安全性能,也提高了桥的档次;三是植入巩义独特的文化元素。时任巩义市市长乔建宏强调,在桥的栏杆造型细节上要突出表现巩义独特的文化元素。大桥建设指挥部多次组织巩义文化名人近200人进行献言建策,经市四大班子反复召开会议对模型进行讨论,最终确定植入了石窟寺连角飞天造型、巩义博物馆收藏的寓意富贵的宝相花、书法家陈天然的作品月是故乡明,这些元素的组合运用突出了巩义特色,使巩义文化得到进一步传承。 巩义市陇海路石河道大桥承建单位为巩义市交通局。在项目建设中,时任交通局局长薄长水、党委书记崔志强、原副局长范志干携交通一杆子人马,工于探索,坚守匠心,项目建设创多项第一,创新多项突破,享多个首创。 设计、施工、监理单位面向全国进行公开招投标,合作单位均是业内一流,确保实现建设品质工程的目标。 巩义市交通局2002年10月24日向巩义市建设局申请办理陇海路石河道大桥规划手续。2002年10月28日巩义市建设局批准了本项目,建设规模58607.61m2,建设单位拟选位置和平路至嵩山路段。2002年10月31日巩义市发展计划委员会批准该项目,下发文件巩计[2002]62号《关于建设陇海路石河道大桥的批复》。 交通部门经过认真考察和公开招投标,陇海路石河道特大桥由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勘测设计研究院设计;陇海路跨孝大铁路立交桥由郑州铁路局郑州勘测设计院设计;大桥引线工程由巩义市规划勘察设计室设计;施工单位是河南黄河工程局;监理单位是河南省宏力工程咨询有限公司;陇海路跨孝大铁路立交工程的施工单位是洛阳铁路工程有限公司,监理单位是郑州中原铁道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这些中标单位均是业内一流,确保了实现建设品质工程的目标。 大胆进行技术创新。大桥为10孔,每孔长均为50米,桥型采用简支T型梁。下部采用钻孔灌注桩,柱式墩。鉴于大桥位于两台地之间,两岸相对高差较大。桥面标高抬得较高,桥面距河底大约36m,致使位于西岸的0~#桥台填土高达18.56m,几乎是直立的,解决了桥台土压力过大的问题。陇海路石河道大桥建成通车,不仅连接了巩义市新城区与老城区的重要通道,而且也是连霍高速巩义东站到市区的连接线。 原定18个月的工期, 8个月完工。2002年7月17日黄委院与巩义市交通局正式签订巩义市陇海路石河道大桥勘察合同,初步对石河道大桥进行勘察施工。2002年10月30日,陇海路石河道大桥开工建设,巩义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四大班子领导与中建公司负责人、市各乡镇居委负责人、施工队千余人参加了开工典礼。工程起于西区陇海路与和平路交叉中心,向东穿孝大铁路,横跨石河道,与东区陇海路与嵩山路交叉中心。原计划18个月建成通车,经过8个月的奋战,2003年7月,陇海路石河道大桥顺利合拢,时任巩义市委书记穆为民冒雨到现场亲自鼓舞干劲。2004年10月竣工通车。省、郑州市有关单位领导、巩义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四大班子领导与承建大桥的中建公司负责人、市各乡镇居委负责人、施工队千余人参加了竣工典礼。陇海路石河道特大桥,作为巩义市的第一迎宾大道,迎来了成千上万老百姓前来观看。 陇海路石河道特大桥于2004年10月组织交(峻)工验收,经检验符合交(峻)工验收条件,交由巩义市城建局养护管理。 多年来,陇海路石河道大桥建设者创造的巩义速度,一直激励着越来越多的 巩义建设者在这片热土上不断奋进! 在陇海路石河道大桥建设中,体现出了我市举全市之力克难攻关,无私奉献的精神。在那8个多月里,市四大班子领导和参建人员心往一处想、智往一处谋、力往一处聚、事往一处干,主动应对了雨季连续的暴风雨灾害,积极化解了资金严重匮乏的影响。市四大班子领导,一次又一次集体审定项目变更内容,以求达到最好的效果;时任人大主席刘公林在资金紧张时,以个人名义为项目筹资;时任人大副主席吴松福天天在现场盯进度,协调解决问题;徐小龙、白春堂等文化名人,不计得失,无私奉献个人珍贵藏品;在那8个多月里,全体参建人员进度安排一张图、要素保障一本账、工作推进一盘棋,严格时序安排,注重工序衔接,加强团结协作,抓好调度配合,保持想干事激情,掌握会干事方法,坚定干成事信心,一环一环推进,一步一步落实。特别是在非典期间,施工单位遇到了严重的劳动力缺乏情况,他们不提条件,毫无怨言,想方设法解决问题,没有耽误一天工期;在那8个多月里,交通局作为业主单位,投入了大量的精兵强将服务项目建设,他们发扬善做善成本领,掌握久久为功方法,舍小家、顾大局,挑重担、带头干,主动放弃节假日,抓晴天、抢阴天,月亮底下当白天,一步一步推动各项进度安排按既定节点按时完成,交通一杆子人马成为他们的代号;在那8个月里,有许许多多巩义普通老百姓专门赶来,站在那里充满好奇地期待着! 陇海路石河道大桥的建成,托起了巩义城市发展的翅膀! 作者:曹丽霞 编辑:神采巩义 部分配图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春去春来,巩义市康店邙岭的花如期盛开:菜花黄,杏花粉,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岁月流转